小旦表演行当。小旦在舞台上多扮演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早期粤剧十大行当中并没有小旦行当的称谓和设置,粤剧戏班按广州话的习惯称小旦戏为妹仔戏。妹仔戏一般由贴旦兼任。清同治期间,花旦正式进入粤剧十大行当之列,当时对正印花旦提出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四门技巧,即踩跷、散发、袍甲戏(穿大扣)、妹仔戏。其中妹仔戏就是应由小旦行当应工,所以传统粤剧虽然没有小旦行当,却有小旦戏,其舞台表演职能是由花旦担负。粤剧实行“六柱制”后,正印花旦和第二花旦都是六柱之一,除了象《西厢记》那样以红娘为主担纲的戏外,她们都不屑演“妹仔”的配角戏,妹仔戏大都改由第三花旦负责了。小旦这个行当称谓是由京剧传入的,但传统京剧的小旦就是贴旦,以饰演剧中配角为主,例如在《红娘》中扮演崔莺莺。所以它与粤剧的“小旦”名虽同,但实际上行当的内容不一样。粤剧有小旦戏,但始终没有正式专门小旦的行当设置,其舞台表演职能按剧情需要由花旦担任。小旦行当注重身段和面部表情表演,传统粤剧例戏《六国大封相》中跳罗伞架的罗伞女,传统粤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中的穆瓜,《拾玉镯》里孙玉姣,都属于小旦行当应工表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