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衫表演行当。行内又有称“艳旦”。是旦脚行当中的一种,是花旦的分支。主要扮演一些颜容冶艳的年青女子,她们性格开放,行为举止不羁,蔑视封建社会女性道德规范,在戏中常主动挑逗男子,扮演的角色以反面人物居多,例如《金莲戏叔》的潘金莲、《坐楼杀惜》的阎惜姣等。表演以身段和做功为主,但大多在剧中担任配角,只作为与正印花旦或正旦的陪衬而存在。传统粤剧十大行当中并无花衫的称谓,其后亦无此行当的设置。清同治时期,粤剧表演行当进行了较大的整合,出现了花旦行当,除替代了原来的贴(旦)行当职能外,还把戏中凡属年青貌美的角色,都划归到花旦行当的范畴。随着粤剧演剧风格的转变,清末民初,花旦在戏班中的地位已逐渐超过正旦,但正印花旦和正旦循戏班旧例向来不演剧中反派的角色,所以遇到戏中不可缺少的反派女角,就由该戏班的第三花旦担任。例如《黄飞虎反五关》的妲己、《劈陵救母》的贾妃、《荡舟》的羡仙等角色。在20世纪20年代,人寿年戏班正印花旦是千里驹,第二花旦是嫦娥英,第三花旦是骚韵兰。千里驹欲提携骚韵兰,但以骚的艺术能力,始终无法升上第二花旦,按骚韵兰在班中的戏路,多演风情戏,乃在戏单上另创一名堂,曰“艳旦”。以后亦有其它戏班演员仿效,在节目单上自称“艳旦”。花衫的行当称谓引进自京剧,但粤剧的“花衫”与京剧花衫原来的行当具体涵义有所不同:京剧花衫行当是兼演花旦和青衣的意思,于两个行当中各取一字,故名花衫;而粤剧戏班,因以角色所穿的服饰大都是花俏艳丽而名之。一直以来,粤剧戏班有花衫(艳旦)的行当称谓,但却无此行当设置。剧团确立“六柱制”后,此类角色统由第三花旦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