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特技绝招介绍

特技是戏曲表演中技术性很强的高难动作,必须经过艰苦的练习才能掌握。它多用于某类特定剧目或某种特定情景,作为夸张地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变形地刻画人物性格,烘托戏剧气氛。

特技是戏曲表演中技术性很强的高难动作,必须经过艰苦的练习才能掌握。它多用于某类特定剧目或某种特定情景,作为夸张地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变形地刻画人物性格,烘托戏剧气氛,渲染剧场效果的特殊艺术手段。戏曲表演特技内容丰富,品目繁多,现将部分特技介绍如下:

宝剑出鞘入鞘此表演特技多为武生行当用。演员手握宝剑鞘,将宝剑甩向空中,然后倒背剑鞘,垂落的剑刃准确地落入鞘中,表现剧中人武艺高超和自负的情绪。有时也在对打中由一方将剑掷出,插入另一方高举起的剑鞘中。变脸表现人物情绪的突然变化,或恐惧惊慌,或愤怒绝望。主要手法有三种:一是吹灰变脸。演员把藏于手心或酒碗内的黑灰吹在自己的脸上。如《活捉子都》一剧,子都在战场上害死了主帅颖考叔后,庆功宴上,神色惊恐慌乱,脸突然变黑。二是抹色变脸。演员把变脸所需的颜色藏于手上或眉心、眼眶、鼻翼、鬓角处,用时迅速地向面部涂沫。如《东窗修本》,当奸相秦桧害死抗金英雄岳飞后,做贼心虚,精神恍惚,疑神疑鬼。修本时,似见岳飞前来索命,幻觉中被岳飞以锤击中,跌倒在地,演员乘势把脸一抹,用预先藏入的黑墨将脸抹成灰黑色,表现出秦桧丧魂失魄的心理状态。三是扯容变脸。把事先在薄质面具上画好的脸谱装于头顶,变时通过快速动作,一个一个地扯下来,转眼间就变出红、绿、蓝、黑等各种色彩的脸谱,表示喜怒哀乐的神情。开眼如川剧《金山寺水斗》中有韦驮向面上踢一脚,立时于眉间正中出现一只金眼的特技,渲染了神话色彩。喷火一种为花脸行当扮演神怪角色时常用的从口内吹出火花的特技表演。演员口衔一根装有松香粉末的圆管,外端点火,向外一吹便有火花喷出。另一种喷火多为旦行角色表现复仇冤魂形象时运用。女主角将棉纸包松香粉末,剪口朝外放在嘴里,运用气息吹动松香包,对着一持火把的人吹出松香粉末,使之飞向火把燃烧,呈现出团团烈火。变须在摇须、飘须和颤须等动作中,使黑须变黪须,黪须变白须,表现人物情绪的剧烈震动、激愤,导致胡须由黑变白。飞帽上头先抛帽于地,再用脚尖将帽往上一踢,使纱帽飞向空中,正好不歪不斜地戴在头上。僵尸表示剧中人猝然昏厥或死去。此特技分软、硬两种走法。硬僵尸,上身向后仰至一定程度时倒下。另有双腿拧身僵尸、单腿拧身僵尸、桌上僵尸(即从一张、二张直至三张桌子上往下摔僵尸)。出手又称“踢出手”。以剧中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敌方数人做抛、踢、接枪的对打,相互配合,形成种种舞蹈场面。打出手多用于神仙斗法的武旦戏,可由三人、五人、七人、九人表演。现代舞台上打出手技术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出现了由靠旗挑枪、抡枪、扔枪等技术技巧,被称为“靠旗打出手”。

上一篇:秦腔戏曲的行头   下一篇:戏曲服饰介绍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