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皮影戏的唱腔板式

鲁西南皮影戏的传统唱腔板式主要包括正调(bB=1)和反调(bE=1)两个不同的宫调系统。在唱腔中以正调系统的各种版式为主,以1、3、5为骨干音的七声B宫调式。

鲁西南皮影戏的传统唱腔板式主要包括正调(bB=1)和反调(bE=1)两个不同的宫调系统。在唱腔中以正调系统的各种版式为主,以1、3、5为骨干音的七声B宫调式;反调则是以5、1、3为骨干音的七声B微调式。演唱时两个不同宫调的唱腔,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而自由转换。鲁西南皮影戏唱腔旋律的进行,一般先在八度以内围绕主音作上下波动,在句末突然出现一个五度至九度不等的大跳音程,这是鲁西南皮影戏唱腔的旋法特点。

正调系统中有1/4拍子的三眼一板,腔多字少的“大板”和“慢北词”;有2/4拍子的一眼一板,说唱结合的“二板”、“快北词”和“捻子”等,在结构上都非常严谨规整。正调系统的唱腔虽然在结构的繁简、句幅的长短等方面各有不同,但都属上下句式,上句落音有多变性,一般落2音,下句必须落于1音。

“大板”,属三眼板,4/4拍。一般为板起板落,有时下句也可落在第一眼上。“大板”的唱腔字少腔长,旋律性强,曲调委婉流畅,具有抒情性功能。它的结构严谨规整,上下句均由三个小分句和一长两短的过门组成。“大板”借鉴了鲁西南地方戏两夹弦中的基本板式,它既可独成段,亦可与其他各类唱腔组合使用,多用在剧中大段唱腔的开始部分。快速演唱的“大板”,称为“二八别子”。如将第一和第二分句合并,去掉短过门,这种变格形式又称为“山坡羊大板”。

“二板”属一眼板,2/4拍,是最常用的基本板式,可板起板落、亦可眼起板落。上下句的句幅一般都在六板至九板半之间,由各两个小分句组成,分句音有一个三板至四板的过门,上句后的过门为一板,下句过门为三板半。“二板”的传统唱法是在头句腔的前半句之后,有个上扬的拖腔,指现在一般不唱,而一开始就唱普通的上句。旦脚和小生是在下句尾部进行加腔扩展,并附有衬字;老生则是对下句落音进行放慢拖长,以终止全曲。“二板”可独成段,也可与其它各类板式的唱腔组合使用,以与“大板”相互转接较多见。该板式唱腔曲调流畅、朗朗上口,演唱时比较灵活,慢唱时具有抒情性功能、快唱时善于叙事,是皮影戏各行当都可用的板式。

上一篇:鲁西南皮影戏真假腔的结合   下一篇:鲁西南皮影戏的伴奏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