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皮影戏历史悠久,唱腔优美,语言通俗,在美术制作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皮影戏流传剧目较多,有些已经失传,现保留下来仍在演出的剧目有《杨家将》、《狄青传》、《五虎平西》、《隋唐演义》以及《西游记》、《三仙斗》等60多个剧目。
据传,桐柏皮影戏始于南宋。当时金兵南犯,岳飞率军驻扎桐柏,曾多次出兵信阳,遏阻金兵南下。这时,不少皮影艺人因仰幕岳飞的忠勇而流入桐柏。由于皮影人子体积小,箱具轻便,五六个人便可凑成一台戏,很适应在山区活动,所以皮影戏流入桐柏后便很快发展起来。据史料记载,到清康熙年间,桐柏全县皮影戏共发展到120余班,到解放前仍有60余班。
解放后,桐柏皮影戏也曾有过长足发展。1957年,桐柏皮影戏参加南阳地区“曲杂木皮”大赛,演出剧目《火焰山》获二等奖;1983年底,桐柏皮影老艺人制作的皮影人子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展览,并被《人民日报》选登报道;1989年,桐柏皮影戏又参加了河南省民间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