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在淮北花鼓戏音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花鼓,是艺人用硬质槐木自制的特殊乐器,它小于京剧堂鼓,稍细长,大于腰鼓。其音色柔美浑厚,欢快明亮,具有伴奏和指挥双重功能。
锣鼓在淮北花鼓戏音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花鼓,是艺人用硬质槐木自制的特殊乐器,它小于京剧堂鼓,稍细长,大于腰鼓。其音色柔美浑厚,欢快明亮,具有伴奏和指挥双重功能。其尺寸既适合背在身上配合舞蹈动作演奏,又可以放在鼓架上演奏。其大锣、小锣、钗、棒子和花鼓有机配合,十分默契、和谐。
花鼓戏的锣鼓经记录了五十余套,如“三番子”、“毛儿头”、“狗喝油”、“加七”、“长流水”、“凤凰三点头”以及“四锣”、“六锣”等。锣鼓既为唱腔伴奏又为舞蹈伴奏,演奏起来锣鼓点丰富多姿,其风格昂扬激烈、欢快轻松,粗犷豪迈中透露出幽默柔美,具有淮北平原的辽阔敞亮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