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曲牌包含有板无眼(1/4),散板,散板和有板无眼相结合二种板式。三板曲脾具有强烈的节奏和紧凑的锣鼓科介。曲句旋律一般由高音渐趋低音,是一种接近朗诵体,有相对稳定的基本句法的曲牌结构。多用于表现激昂、紧张的情绪。三板曲牌如《芦林会》的结发恩爱重;散板曲牌如《蓝关雪》的才离了渭水秦川,《桃花过渡》的新水令等(谱例三);散板与有板无眼结合的曲牌如《琵琶记·认像》的是妾身将头发殡殓考妣,《扫窗会》的囹圄之中苦不胜等。这种曲牌,由散板起唱,转接有板无眼时打击乐起介承接,具有由散入整的特点,适用于诉说的情境。台内牵句、摘句和尾声也属三板唱腔的结构形式。台内牵句,也称叫句,由演员在台内起唱,间以锣鼓,然后接唱二板唱腔。如《井边会》的肩挑桶儿步踉跄。摘句或称拆句是三板节奏形式中速度最快的一种板式。唱腔在上句或下句完后加一击锣鼓,以助紧张气氛。适于诉说场面,具有一气呵成的特点。如《闹钗》的叫我如何说真情。落尾,也叫尾声,有快慢二种,均以末句重复结束,重复句配有锣鼓句。尾声用于一出戏的终了处,有较强的结束感。如《扫窗会》的夫妻相会泪满胸;《大难陈三》的这姻缘欲学张拱莺莺两厢记。尾声是潮剧传统唱腔曲牌的最后部份板式,与头板、二板、三板构成曲牌套曲体制。具有散、慢、中、快、散、尾声的完整结构,保留了南戏声腔结构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