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的演出面具有哪些

“加冠壳”整脸,白底,笑容,小五绺黑须。潮剧开锣戏"跳加冠"中穿戴相帽的狄仁杰挂这面具。这个面具背后横穿一小藤条,用时口咬藤条,便于演员装卸。

潮剧传统保留有悠久历史的“塑形化妆”戴面具(潮俗称面壳)演戏,它有涂面化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用于装扮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等形象。面具分整脸和半截脸二种,整脸可帮助一个演员兼演若干脚色换装的方便,半截脸既保持夸张的形象,又留出嘴部可说话。还有扩展到头部的面具,有加发型的“土地妈壳”和尖额头的“小鬼面壳”等,已成为“套头”或“假头”,这是面具的延伸。自有潮剧就有戴面具演戏,直到建国后才遗弃。

1、“加冠壳”整脸,白底,笑容,小五绺黑须。潮剧开锣戏"跳加冠"中穿戴相帽的狄仁杰挂这面具。这个面具背后横穿一小藤条,用时口咬藤条,便于演员装卸。

2、“魁星壳”蓝色调,相传是钟馗形象。魁星神出现时,一手执毛笔,一手提状元帽,一经他指点,必是状元郎。

3、“金面壳”整脸,金色调。相传是宋代狄青将军上阵时挂用。狄青是个白脸书生,挂此面具可增威慑力量。

4、“土地公壳”半截脸,肉色调,缺嘴及下巴,演员自挂白色五绺须。穿帔戴员外巾,手执扶杖。一般为扶危济困或被迫出现,如解答问路,指引途向,或驱虎驯豹等。必须留出嘴部可说话。

5、“土地妈壳”整脸加发型,肉色调,笑容,一般跟土地公同出场,免说话。

6、“鬼王壳”整脸,绿色调,蓬头赤发,武人装束。一般率众小鬼出场活动的首领,应戴鬼王面具。

上一篇:潮剧主要脸谱   下一篇:潮剧对偶曲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