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最突出的特点

既优雅又通俗。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注重语言本色,既有文采,又善于运用潮州方言的民谚、俚语、歇后语,具有特殊的方言文学风味,雅俗共赏。

1、既优雅又通俗。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注重语言本色,既有文采,又善于运用潮州方言的民谚、俚语、歇后语,具有特殊的方言文学风味,雅俗共赏,广大群众包括妇孺老幼看得懂听得懂,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也感到典雅不俗、有戏可看。

2、唱腔优美抒情。潮剧以潮州方言唱南北曲,兼收昆、弋、梆、黄牌调及潮州民间弹词、歌册和小调融化而成。潮州方言语言具有八声变化,行腔出字讲究“含、咬、吞、吐”,轻婉低回,准确优美,具有特殊的地方风格,而潮剧伴奏音乐采用装用南戏的潮州音乐的乐曲和演奏形式。

3、行当特色鲜明。过去,潮剧的行当,有生、旦、末、净、外、占、丑等七种脚色,新中国建立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有小生、老生、武生、花生等;旦行,有青衣、闺门旦、衫裙旦、彩罗衣旦、老旦、武旦等;净行潮俗称为乌面,有文武之分,武乌面也称为草鞋乌面。此外还有性格诙谐的丑乌面;丑行,有官袍丑、项衫丑、踢鞋丑、武丑、女丑、裘头丑、褛衣丑、长衫丑;老丑、小丑等10类,各个行当表演,注重技巧,富于写意(不拘泥于形似,而力求神似),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如手的活动区位,有“花旦齐肚脐,小生在胸前,老生到下颏,乌面到目眉,老丑胡乱来”的基本规范。花脸的身段动作,要“拉架势’,要有阳刚之美。丑要“蹲、小、缩”等。

4、技巧优美丰富。生、旦表演轻歌妙舞,优柔俏丽。旦行分工细密,程式丰富,丑行滑稽诙谐。特别是各个行当的演员注重技巧的发挥,把人物身上的穿戴或携带的道具变成种种特殊技法.如旦行的水袖工、手帕工、伞工;生行的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工;丑行的折扇工、梯子工、椅子工;以及官袍丑的想计、挨打科介,裘头丑的草猴动作科介等等。这些身段技法,融化在人物与剧情之中,达到“情、理、技的统一”,显得特别优美动人,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总之一句话,潮剧表演艺术优美细腻,抒情动听。

5、舞台美术广泛采用地方的特色,尤其是莽甲采用传统金银绣(垫绣),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有主体质感。

上一篇:潮剧戏衣的品种   下一篇:潮剧唱腔音乐的编创手法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