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朗达

藏戏的朗达,每一首都可以独立构成唱段,具有唱词短、旋律长的共同特征。每首朗达一般只有广下两句唱词,但它的旋律都是一曲多个段落,如开场戏中甲鲁达仁朗达,两句唱词,曲调旋律却有10个段落。

藏戏的朗达,每一首都可以独立构成唱段,具有唱词短、旋律长的共同特征。每首朗达一般只有广下两句唱词,但它的旋律都是一曲多个段落,如开场戏中甲鲁达仁朗达,两句唱词,曲调旋律却有10个段落。朗达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段落的多少不一,每个段落的长短不一;另一种是类似三步曲式结构,即散板→2/4拍民歌风格唱腔→散板,如谐玛朗达与谐玛当木朗达。

藏戏的朗达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仲古技巧。"仲古",藏语意为嗓音的转换变化,它是藏族古老的民间声乐普遍使用的一种高难度演唱技巧。这种演唱技巧,在各个藏戏剧种,特别是蓝而具藏戏的朗达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据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原作曲和唱腔设计、藏族音乐家边多的研究认为,蓝面具藏戏唱腔,仲古技巧的使用非常普遍,而且“仲古”的种类也极为丰富。"仲古"的使用形式有三种:一是将白面具藏戏中的小型仲古与另一种特殊的旋律"嘿字腔"糅在一起;二是与"嘿字腔"结合后再与朗达旋律连起来;三是几种"仲古"连在一起使用。

藏戏朗达的板眼节拍,以散板为主,但各剧种又有所不同。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的朗达都以散板为主,只有少数朗达含有一板三眼(4/4拍)、一板一眼(2/4拍)和有板无眼(1/4拍)等。昌都藏戏、德格藏戏的朗达多数为一板三眼(4/4拍)或一板一服(1/4拍),散板则为少数。

朗达的演唱,有独唱与有领有伴等形式,伴唱又有单声部和多声部的合唱等等。蓝面具藏戏的伴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举最为复杂,也是最为丰富、最有特色的一种,即为模仿式的复调多声部音乐,它的所有声部所表达的是同 一个旋律,其中有的与主旋律完全相同,有的则是主旋律的变化重复。但在具体演唱时,各声部并不是同时演唱这一旋律,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上移动,也就是从上到下,各声部依次延迟一定的时间,陆续唱出,从而自有其丰满而辉煌的音响 效果。

上一篇:藏戏之唱腔   下一篇:德格藏戏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