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面具除了色彩鲜艳与和谐外,其造型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造型是面具的本质特征,造型的夸张与写实应是藏族面具最本质、最重要的特点。
一、造型的夸张性
一般来说,藏传佛教的造像是有比较严格的造像度量法则的。此外,对于具体神祗的造像(造型),又有静像和怒相之别。静相又谓善相,善相是仁慈、宽厚、肃穆、和善、亲近的表达。而那些本来就专事镇压邪魔的神就是呈怒相的忿怒之神。其面目狰狞、横眉怒目、张牙舞爪、血盆大口。怒相的造型,从一定程度上讲,给艺人提供了一个应用夸张手法的空间、展开丰富想象力的大平台。这种夸张表现手法,使其造型形象表达或者说是造型美的表达达到了一个极高的艺术境界,也使其自身的特点更为鲜明。
二、造型的写实性
藏族面具造型的另一大手法是写实性。青藏高原上有苍翠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有成群的牛羊,也有众多的飞禽走兽。所有这些,都对藏族面具的产生发展有着影响。藏族面具从它产生时开始,就是以拟兽面目出现的。最原始的面具采用所拟动物的头皮,这是最古朴、最真实的表达。直到现在,藏族面具中还有不少的动物面具,其造型仍以写实为主。
需要提出的是夸张与写实二者虽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藏族面具造型中却得到了很好的统一,而大手法又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