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流派唱腔 妹腔

妹腔流派唱腔。创始人是20世纪40年代粤剧花旦上海妹,以其艺名上海妹而简称她独特的流派唱腔为“妹腔”。上海妹出身梨园世家,自幼跟随戏班生活,熟悉粤剧乐队各种伴奏乐器的结构和性能。

妹腔流派唱腔。创始人是20世纪40年代粤剧花旦上海妹,以其艺名上海妹而简称她独特的流派唱腔为“妹腔”。上海妹出身梨园世家,自幼跟随戏班生活,熟悉粤剧乐队各种伴奏乐器的结构和性能,善于识律辨音,为创造妹腔打下扎实的基础。上海妹的天赋条件并不算好,嗓音比较纤细,但她能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在法口、发声、运气、换气、偷气等技巧方面狠下功夫,在演唱中吸收前辈男花旦千里驹咬字准确、跌宕分明的优点,效法薛觉先露字简练,在行腔中多用大跳音程的特点;借鉴马师曾创造的乙反二黄下句结束音6改为5音收腔,借以丰富自己的唱腔。时人评价妹腔是:“法口灵活而字清音准,韵浓腔美而气贯丹田。”妹腔具体的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情驭声、个性鲜明。即使是对同一板式,她也根据不同的人物而唱出不同的新腔。比如同是唱反线中板,在《前程万里》中,她扮演公主的演唱“叹郎君成决绝,何用语巧如簧。”情绪怨恨悲愤,旋律遒劲高亢;在《胡不归》中扮演赵颦娘演唱“我望开恩,怜我苦命,免使我恨海难填。”情绪是苦求哀告,旋律是低沉徐缓;在《嫣然一笑》中扮演少女唱“我问君曾否记当年岂料秋风未老,你便抛团扇。”情绪是幽怨责难,旋律是缠绵委婉;三个人物,三样情绪,三种唱腔,判然有别。二是唱法多样,旋律优美。用平喉演唱反线中板,据目前所查资料,是曲艺歌坛红伶燕燕的创造,而用子喉唱反线中板,则是上海妹始创。妹腔既能守格,又能破格,把霸腔(“左撇”)、平霸(“玉带左”)、平、子喉等各种唱法揉合起来,板式灵活多样,唱法富于变化,音域宽广延伸,旋律丰富优美、耳灵音准,呼吸运气不露痕迹,抑、扬、顿、挫,轻、重、断、连恰到好处,行腔流畅自然。在《胡不归》中演唱的长句滚花就是很好的范例。三是低回婉转,韵味醇浓。上海妹为了弥补自己声线比较低沉、纤细的不足,在行腔中适当的地方降低几度音阶演唱,给人以高低适中,自然熨贴,缠绵婉转,情深韵浓的感觉。其后很多粤剧旦脚演员都吸收“妹腔”的演唱技巧,来丰富自己的唱腔。

上一篇:粤剧流派唱腔 薛腔   下一篇:粤剧流派唱腔 桂腔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