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面表演行当。在早期粤剧十大行当中归属“净”类。清末民初,粤剧十大行当重新进行整合,才正式称“二花面”。它在行当类别的划分上近似京剧的架子花脸。传统粤剧二花面有独特艺术表现色彩和界限鲜明的行当划分标准;在外形塑造装扮上,勾画红色或黑色的面谱,挂须则多挂“牙擦须”;大都扮演性格粗豪爽直的正面人物;须精通武艺。表演上重唸白而较少演唱,注重行当的规范表演程式,要求功架幅度开扬,以配合表现角色的粗犷性格特征。在粤剧传统剧目“大排场十八本”中很多戏,例如《高望进表》、《斩二王》、《李忠卖武》等,都是由二花面扮演主角,被称为二花面首本戏。这些南派武戏,需要演员熟习南派武技才能担纲演出,所以传统粤剧的二花面对“手桥”、“耍肚”、“打真军”等南派武技,都要能够娴熟地在舞台上表演。粤剧历史上最有名的二花面是清咸丰年间举义旗造反称王的李文茂,他主演的《王彦章撑渡》为时人称道。随着“六柱制”的出现,在剧团中取消了二花面这个表演行当的设置,其职能由第二武生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