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主,假声为附。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声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声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如豫西调就以真声为主,其代表人物有崔兰田、王二顺等;豫东调(包括祥符调)则以假声为主,其代表人物有陈素真、马金凤、赵义庭等;真假声结合,则以常香玉为代表。“夹板音”以唐喜成为代表;“虎音炸嗓”以王再岭、李斯忠为代表;唯有“阴阳腔”的唱法,近年来已很少听到,著名豫剧丑角演员高兴旺在某些剧目里采用这种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