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剧的介绍

长沙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中的一个主要剧种,明代由江西阳腔传人,并与长沙等地的民间音乐结合后逐渐形成,所谓“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指的就是戈阳腔。

长沙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中的一个主要剧种,明代由江西阳腔传人,并与长沙等地的民间音乐结合后逐渐形成,所谓“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指的就是戈阳腔。湘剧旧称“人戏”、“大戏”。它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4种声腔构成。因用长沙方言官话演唱,并以长沙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长沙府12属州县,故又称长沙湘戏。

长沙老郎庙早年保留有1664年(清康熙三年)的福秀班牌。乾隆(1736一1795)末年办的九麟科班为湖南最早的戏曲科班。后班社发展数百,以伍云科班和同春戏班影响最大。班社流派各不相同,如福秀班以高腔为主,大普庆班以昆腔为主,仁和班以弹唱腔为主等。

上一篇:湘剧的传承发展   下一篇:湘剧角色行当(紫脸)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