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金华一度失陷,一些出色的演员如小花面阿尧、筱兰英,花旦樟树奶等死于战乱,婺剧班社星散,这一剧种几乎一蹶不振。建国后,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组成婺剧改进会(后改为金华地区戏曲联合会),并于1953年成立了浙江婺剧实验剧团,各地也成立了一批“共和班”。1955年,各剧团联合招收了二百多名学员,培养了一批人才。1956年,在浙江婺剧实验剧团基础上成立了浙江婺剧团,并对婺剧的传统艺术进行较系统的挖掘记录和继承改革工作。至80年代初,婺剧共有剧团十二个,其中原为徽班的七个,三合班的二个,两合半班的一个,乱弹班的二个。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浙江省婺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