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在表演上也有其独有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唱腔高亢激越,感情饱满,变化强烈。南方很多人听不惯秦腔,只觉得秦腔是直着嗓子喊,听起来震耳欲聋,不同于南方越剧、沪剧等的慢声细气,舒徐婉转。这是南北文化的差异。苏州园林的假山碧池、曲廊回栏及小桥杨柳的景致,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而西北的黄河激浪、华山群峰、祁连积雪、瀚海平沙却令人胸襟开阔,无比振奋。登华山时的感觉同游江南园林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不是近几百年才形成的,而是在几千年、几万年前就如此。这就积累形成了人们南北不同的气质和审美习惯。从诗歌来说,自古以来南方以婉约之词见长,北方则多慷慨悲壮之诗作。北方人写词者极少从民歌来说,南方以细腻的小曲胜,而北方则盛行高亢的山歌。
二、舞蹈动作多粗犷有力,变化幅度大,重工架。如趟车、对打、扑跌、翻跟斗等,都有突出的武功表演的性质。当然,秦腔也有些表现生活情趣,表现优美体态的舞蹈程式,但比起其他剧来,它突出地反映出秦地人尚武的特征。
三、秦腔传统剧本以表现战争和忠臣良将为多。不是没有其他题材,而是说别的题材不占主体的地位。而且,上面所说表现争战、反对侵略,歌颂忠臣烈士、表彰刚正不阿作风的作品本戏多,而且有连台戏(如《封神》、《列国》、《三国》、《杨家将》等可以连唱多日,包公戏也可成系列)。其他的则数量较少。有些内容轻松、表现生活情趣的戏,但全剧表现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的剧目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