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注意乐队是为剧情服务的,也可以说是为演员服务的,演员演唱为主,乐队伴奏为从(这对武乐队和其它文乐队演奏员来说都是需要注意的),切忌和演员比赛声音大小,对唱段词义的理解非常重要,同样的也要注意强弱快慢,轻重缓急。一般演员演唱时连弓用的比较多(而过门一定要最大限度的用分弓),音与音之间的过度要自然平滑,尽量用滑,柔,搂,打,弹,泛等指法,用快,慢,连,分,抖,顿,甩,掘等弓法,以达到演奏的最佳效果,以达到与演员唱腔的完美结合(这就是常说的包腔),有原曲谱的按照曲谱演奏,对于传统的格式唱法要根据每一个演员的演唱特点来伴奏(因为每一个演员的演唱方法是有区别的)。
要用情来演奏和伴奏,这也和演员演唱一样,要入戏,还是强与弱,轻与重,快与慢的问题,伴奏中除了原有的板式结构所决定的强弱关系外(是说1/4,2/4,4/4,等节奏本身的强弱关系),更要注意演员演唱时的强与弱,快与慢,要随着演员的演唱情绪来伴奏,几乎每一段大的唱段都有弱唱的地方,更有一个乃至几个高潮的出现,对于伴奏者来说一定要抓住这个,同演员密切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演员叫板时不要和演员抢,不要用弓子来回乱拉,要随着演员叫板的腔调尽量用连弓拉的平和一些,黏糊一些(当然对于花脸的叫板,剧情需要强烈表达的叫板就要拉的强烈一些,这时的运弓就相对要快一些,该用抖弓的就用抖弓)。
对于散板(垫板,滚白等)的伴奏,也是要注意不要和演员去抢,要紧贴,紧随演员的唱腔以连弓为主来伴奏,切忌弓子来回乱拉,显得手忙脚乱不说,而且容易同演员脱节,(根据剧情需要掌握强弱,该用抖弓时一定要用,以增强气氛,一般垫板的放音基本都用抖弓)。
对于喝场的演奏,因喝场是很强烈的悲苦情绪的表现,所以伴奏时弓法要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弓子来回运行要快要强,要尽最大能量的进行渲染,紧跟演员的行腔,同武场面紧密配合,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快弓的演奏双手配合非常重要,左手指按弦和右手运弓一定要密切配合,必须同步进行,(注意最好用前中弓演奏,因为前中弓最为稳定),无论谁快或慢一点点,就会打乱节奏,苦音的要深沉强烈,欢音的要跳跃欢快。情绪的表现同样也很重要。
还有一种就是当你对演员演唱的唱词不熟悉时(指传统唱法),注意演员唱腔的旋律走势,凭经验去包他的唱,特别是到较快的二六板,你可以在他演唱的音区内采取紧拉的手法(即用那个音区的音符,按照秦腔的演奏伴奏手法把他的唱腔包裹起来),以完成伴奏,这个用文字不好表达,有机会用曲谱形式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