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活动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愿影、寿影、喜影、乐影、丧影。盖州皮影戏由于与民俗事项息息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活跃于民俗和祭祀活动。演出中设影窗、油灯,以民间乐器四弦胡为主乐件,文物场齐全,演员在幕窗后操影说唱,用乡音俚语演出民间历史传说及新编现实故事,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语音通俗亲切,是最早的幕影艺术形式。盖州皮影戏的演出,一般每个影班由5至9人组成,演出时分文、武场两大部分,文场为吹拉,武场为敲打。唯盖州皮影戏以木板四胡为主乐件。演出中以拉、打、贴、拿四人为主。盖州皮影戏的演出要搭一高台,三面遮好后,正面要置一大约长8尺,宽3尺,用龙章粉莲纸或漂白布制成的影窗,窗内置一巨灯(油灯),艺人在里面一边演唱,一边映着灯光操纵影人,使其活动于窗上,观众既可在窗前欣赏影戏。盖州皮影戏人物行当齐全,有生、旦、净、鬓、丑五种,人物千姿百态,剧情千变万化,场面五彩缤纷。在创作上采用地方口语化,念白多为乡音俚语,唱词格式风格独特,有着自己的独特词牌。音乐唱腔主要分为影调、外调、杂牌三种。虽经改革创新,但较多的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品位,具有明显的辽南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