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点,并与流行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电视的迅速普及,以及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柳琴戏观众逐渐减少,表演团体悄然萎缩,柳琴戏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到今天,很难再看到一场纯粹的柳琴戏演出,听到几句纯正的拉魂腔声调了。
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