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名花脸蔡有山

蔡有山是万全县西红庙村人,幼年家贫,九岁那年,父亲就把他和弟弟蔡有川送进了张家口市古宏庙街的孤儿院。在孤儿院里,他纳过鞋底,织过毛毯,焊过洋铁壶他吃不饱,穿不暖,挨打受骂更是家常便饭。弟弟就是受不了虐待,三次逃跑,成了一个流浪儿。

蔡有山是万全县西红庙村人,幼年家贫,九岁那年,父亲就把他和弟弟蔡有川送进了张家口市古宏庙街的孤儿院。在孤儿院里,他纳过鞋底,织过毛毯,焊过洋铁壶他吃不饱,穿不暖,挨打受骂更是家常便饭。弟弟就是受不了虐待,三次逃跑,成了一个流浪儿。

他十一岁那年,孤儿院成立了戏班子,聘请了山西的太平红、盖陕西、唱京剧的张少池当教师。教师们很严厉,成天手持藤棍督促孩子们练功。蔡有山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挨打的次数记也记不清。出师后,还有三年实习演出,仍然是一天三顿吃不饱,虽有两块零用钱,但因不准上街,有钱也花不了。

有时晚上散戏后,饿得实在难受,孩子们就悄悄地把行李绳、裤腰带、接在一起,将一个人从戏园的窗口吊下去,向外面来往的小贩买烧饼吃。蔡有山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刻苦练功、学戏,练得一身好武功的:他在开打之中手疾眼快,动作干净利索,背扎靠旗、头载雉鸡翎、腰挂宝剑、也能做高难度的动作,这浑身上下的装饰物都能作到不磕、不碰、不挂、不乱。出师不久,便小有名气,人称“勇猛武生”。

几十年间,他在张家口、宣化、沽源、柴沟堡、南壕堑一带搭班演戏,四处漂流,无以为家。直到张家口市第一次解放,他才同筱桂桃、刘宝山、郭凤英、马武黑等,在张家口裕民戏园固定演出。第二年,八路军作战略撤退,他有一个在国民党军队当官的哥哥嫌他是个“臭戏子”玷污门庭,把他赶出了张家口。此后,蔡有山只好在天镇、阳高、大同一带流浪演出。

也到北京与牛桂英、马秋仙、白翠云、杨胜鹏等人,在“吉祥戏院”、“三晋小剧院”搭班演出。直到一九四八年张家口市第二次解放,他才又回到了张家口市,与冀美莲、李淑英等,在“解放剧场”演出,并担任剧团团长。第二年春天,他到涿鹿县组织“新民晋剧社”,后改名为“涿鹿晋剧团”,一直到现在。

上一篇:晋剧人物刘巨才   下一篇:晋剧人物项小娟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