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珍(1921~1970),生于上海,出生后即被丢弃,为一贫苦的顾姓竹匠抱回抚养,取名金妹。14岁拜申曲艺人顾泉笙为师,学唱申曲,取艺名顾月珍。由于学戏勤奋,15岁即登台演出。当时的申曲还没有事先编好的剧本和曲调,扮演角色要靠演员自编唱词和曲调。身世凄凉的顾月珍对沪剧中一些命运苦难的人物十分理解和同情,在舞台上演出时感情真实,常常感动了台下观众,她唱的《良彦哭灵》一曲,在沪上不胫而走。
民国27年(1938年),顾月珍加盟文滨剧团,成功地扮演了《姊妹花》中的人物,由此一举成名。直到民国36年,顾月珍先后加盟施家剧团、杨敬文剧团、上海沪剧社,创办过新声剧团,与人合办中艺沪剧团和上艺沪剧团。她主演的《甜姑娘》、《三朵花》、《双花恨》等剧目,在当年出现连满数十场的盛况。在《西太后》一剧中饰珍妃,在乐师的帮助下,为珍妃的《冷宫怨》一曲创造了悠扬婉转的反阴阳曲调,于是《冷宫怨》成为一时名曲,反阴阳曲调广泛流传,成为沪剧富有艺术魅力的曲调之一。民国36年,26岁的顾月珍因重病辍演,暂时离开舞台。顾月珍的原丈夫是解洪元,育有解波、解星一女一儿,之后丁是娥介入,1950年与解洪元离婚,1953年解洪元与丁是娥结婚,之后解洪元与丁是娥表嫂暗中私情育有一女解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