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是建国后成长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戏曲声乐家,京梆子当今代表人物,国家一级演员。荣获国务院突出成就首批特殊津贴以及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兼艺术委员回委员、北京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兼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戏曲声乐研究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近又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1947年1月3日生于北京,在小学即为文艺积极分子。11岁时入北京梆子剧团前身新中华梆子剧团学员班学习京梆子,工青衣闺门旦,开蒙老师李云卿。后师事京梆子创始人之一李桂云,成为李最为得意的弟子和传人。
13岁即为中国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大登殿》,从此成为北京梆子剧团的主要演员和领衔主演。34年来主演传统和现代剧目数十出,其中19年的代表剧目有《王宝钏》、《王春娥》、《拣柴》、《孟姜女》、《忠保国》、《牧羊圈》、《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杜鹃山》、《沙家浜》等。在后15年中成绩尤其卓越,由她主演的《窦娥冤》、《蝴蝶杯》、状元打更》《一夜皇后》《孙尚香》以及《柜中缘》等都成为有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中央电视台、电台都有录像录音。
1984年是刘玉玲艺术上的丰收年和里程碑。这年,她首创举办梆子折子戏专场,一人一晚主演四折不同人物不同风格的折子戏,轰动首都舞台,使折子戏专场形式成为各地各剧种优秀演员展现才能和争夺梅花奖的重要手段。同年,她被评为梅花奖首届(1983年度)获得者。在这年举办的北京市中青年演员调演中又获特别奖(最高奖)。刘玉玲从此走向成熟。在随后几年里连续获河北梆子鸣凤奖、北京市新剧目调演优秀主演奖和优秀唱腔设计奖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