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戏服(官袍)

潮剧官袍,特点在于胸背各缀上一块方形的彩绣“补子”。明史资料记载和潮绣老艺人传统画法一致,规定文官绣飞禽,武官则绣走兽。潮剧官袍所绣的“补子”一般是小型的飞禽,俗称“鸟仔啄心肝”。

潮剧官袍,特点在于胸背各缀上一块方形的彩绣“补子”。明史资料记载和潮绣老艺人传统画法一致,规定文官绣飞禽,武官则绣走兽。潮剧官袍所绣的“补子”一般是小型的飞禽,俗称“鸟仔啄心肝”。但外地剧种的官袍,也有绣上“太阳云水”纹样的,象征廉正官员。官袍规格和蟒袍相同,衣长及足盘,通用蓝和红色。如潮剧《闹开钗》的知府王佐穿蓝官袍,《续荔镜记》的小县令穿红官袍。又据剧中角色需要,扩大色彩面,《春草闯堂》的胡进用紫色;《蓝关雪》中的韩愈用蓝灰色,等等。

另一种是短官袍,称“官袍半”,长只及膝。如《换偶记》中的丑县令;《金花女》中的驿丞。《王茂生进酒》中的守门官。为了丑化他们,都穿红色“官袍半”,这是官袍的变型。

上一篇:潮剧   下一篇:潮剧中的民俗文化

站内看点

站内看点